陈梦琳 |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

发布者:花椒心理  发布时间:2018-10-17  浏览次数:

 

陈梦琳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

 

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叫陈梦琳,我是2015年来到交大工作,现在已经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三年了。为什么说这个时间呢?因为我发现这个时间跟我个人在专业上的成长是相匹配的。

 

都说一个咨询师需要在一个流派里面浸泡十年才能出师,我这三年的工作经历我想我可以把自己定义为新手咨询师。我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在学校的时候接触过心理咨询,也上了心理咨询相关的课程,但是对于具体怎么去做心理咨询还是不了解,来交大工作才算真正有了实操经验。所以今天这些知识的分享也算是我成长的一个告白。

 

如果大家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可以借鉴一下我的成长经验;或者想学一些育儿观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觉得自从我学习了精神分析以后,对我和小孩的相处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减少我在育儿里面的一些错误,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01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1)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我刚才提到我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了三年,我自己有反思,头两年我主要做的是“心理辅导”,我没有运用任何心理咨询技术,主要是对学生说教。所以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不同。

 

首先,两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心理辅导”更多的是带有校园的色彩,“心理咨询”更多的是社会的色彩。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具体使用的方法不一样。比如说我有同学在中小学做心理老师,他们大量做的工作就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需要的是主动出击,会去设置一些主题,就像各位辅导员和学生开主题班会一样,是拿米下锅。但是“心理咨询”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更多地是遵循自愿的原则,就是咨询师在咨询室里像守株待兔一样等着他们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其次,具体方法也不一样,“心理咨询”要尽量少的提建议,这个我在前两年工作的时候经常犯错。举个例子,有一个学生来做咨询,他和我说他性格很内向,想变得外向一点,但是自己又做不到,这个时候我很着急,急忙的给他提建立:你不应该待在寝室里面,你要多去参加活动,你要多去跟朋友接触。其实我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我不中立地迫不及待地去提建议,解决的不是来访者的问题而是去缓解我自己的焦虑情绪。

 

2)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讲到“心理咨询”就需要再讲一个概念就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个就是工作的对象不一样,“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是正常人,“心理治疗”工作地人群更多的是符合精神病学诊断的病人;其次解决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解决的是发展性的问题,而“心理治疗”解决的是人格障碍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两者受到的专业训练不尽相同,在中国《精神卫生法》规定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要分开工作。

 

我们工作当中经常遇到一些在我们工作范围之外的学生,我们的处理是建议到医院做诊断,我们没有诊断权。今年春季的时候我接待过这样的一个学生,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并没有评估出有异常,等到下周第二次来的时候思维出现了明显中断,有妄想,两次间隔时间很短,发病很快。当时和辅导员建议第一时间联系家长送到医院去做诊断,好在辅导员和家长非常地配合,及时送到医院,经过住院治疗康复了,后面拿着医院的康复证明,在家长陪读下继续上学。

 

这次的经验告诉我,我们作为一线的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老师,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心理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觉得不重要,有时候就是因为耽误了治疗,错失了康复的机会,这是非常痛心的。所以说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助人的工作,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02心理咨询师成长的三要素

 

1)心理咨询理论修养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心理咨询师成长的三个要素。我对这个感悟是最深的。

 

第一个是心理咨询理论的修养。在我工作的前两年是没有去接触的,就像练武功一样,我没有用哪个门哪派的招式就是乱挥舞着拳脚,当然犯的错误和遇到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有学不同的流派,胡燕老师是做认知行为(CBT)的,舒曼老师和高旭老师是学后现代的,后现代里面焦点和叙事,刘慧老师和我是学精神分析的,孙长玉老师是学分析心理学的。我认为一定要先选择一个流派,首先会有一个归属感,然后深入去学这个门派的一些招式,你就会知道怎么去运用你的拳脚,而不是乱挥舞着你的拳脚。前不久我听了一个公开课现在已经有1000多种流派,现在的流派真的很多,但目前主流的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以及后现代。

 

 

2)心理咨询技术的训练

 

第二个就是心理咨询技术的训练。我刚刚介绍了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的训练技术是不一样的。就像练武功,不同流派的武功招式和内功是不一样的。但是其实不同的流派下咨询师的身份都是助人者。这和育儿方面就很相似,每个家庭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会发现不管是虎妈猫妈,培养出来的孩子都可以很优秀。这其实和心理咨询技术的流派是一样的,就是你练的武功招式不一样,但是最终目的都是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帮助来访者去个人成长。所以选择哪个流派都没有关系,因为最终我们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是学精神分析的,关于精神分析这个流派的咨询技术我接下来我会再后面详细介绍几个。

 

 

3)督导和自我体验

 

第三部分就是督导和自我体验,这个就像是学武功入了门派得找师傅教。督导是你在做咨询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找一个专业上的老师来指导,这个老师其实就是你的督导师。还有一部分就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解决的是关于咨询师自己的情结的部分。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够很清楚的分清督导和自我体验了。一个来访者她过来跟我讲她童年遭受的一些不幸,他父母是如何对她的,特别是母亲对她特别的苛刻,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悲伤和难过,我自己有觉察,这个悲伤是替她遭遇的这些不幸而悲伤,难过这个部分是我自己的,因为我的母亲从小对我也很严格,唤起了我这个没有解决的情结。所以关于我自己的这个难过,我要去找我的咨询师,就相当于换角色,我作为来访者去找咨询师做咨询,解决我身上的这个情结。我们咨询师作为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结,这个部分就要找个人体验师去疏通解决。

 

所以督导和自我体验是一定要区分开的,两者是泾渭分明的。当然,自我体验在精神分析流派里面是非常注重的,督导是每个流派都需要有的。在做咨询的时候,不是由咨询师而是由来访者去带领咨询地节奏,咨询师是陪在来访者身边的。心理咨询就像照镜子,我们作为咨询师是一面镜子,我们去照映来访者身上的问题,如果我们这面镜子本身上面就带有了很多色彩,这样照出来来访者自身的问题就不纯粹了,带有了我们咨询师的色彩在里面。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咨询师要成长起来,首先你要拜师入门,拜师入门之后你要学技术,学了技术以后你要有督导,有了督导还要做自我体验。这是的确是个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的一个行业。

 

另外,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另外一个很重要感悟就是:作为一个咨询师要学会照顾自己。因为只有在你照顾好自己的时候,你才能有能力去照顾好别人。举个例子,我有一天下午已经接了三个咨询了,最后临时接到一个学生要紧急处理下。其实那一刻我的状态已经很不好了,前面三个咨询弄得我很疲倦,我已经像蔫掉的一根草,我已经有一些比较烦躁的情绪了。那个学生来大家想象一下我能很好地对待他吗?肯定很难,当然,我有在克制,我有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职业,我需要对他负责。幸好他过来只是情感问题,他和女朋友刚分手了很难受,我评估下不是很严重,然后我跟他做了一些处理,让他下周再来。事后我很庆幸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需要做危机干预的,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了。所以咨询师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只有照顾好了自己才能够去照顾好别人。

 

03心理咨询工作联盟的建立

 

1)咨访关系的建立

 

接下来介绍的是我作为一个新手咨询师,在咨询技术方面的一些经验。很多辅导员在工作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和学生建立关系,或许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第一个就是咨访关系的建立。就是咨询师跟来访者关系的建立。那要怎么去建立呢?一是使对方感受到热情和关怀,降低其人际焦虑,取得信任;二是使对方感到安全和被接纳,感到不会有“坏事”发生;三是使对方感受到是值得信赖。这段话是心理咨询专业书上说的,我自己的一个感悟就是我们的角色是助人者,所以我们一定要怀着一颗疗愈的心,当你的来访者来找你,一个男生告诉你我是同性恋,一个内向的人过来说我很内向,或者一个人告诉你说他有抑郁症等等,我们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贴标签,不评价也不批评的去看待,换句话说就是要营造一种很安全的环境。当来访者的价值观和我们咨询师的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说服他,其实这是大忌。

 

 

2)抱持性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

 

第二个我觉得特别好就是营造抱持性环境。这个是温尼科特提出的,他是一个研究母婴关系的心理学家,你可能听过做个60分妈妈,我觉得非常的疗愈。我之前上过辛思洁老师的团体课,我觉得她描述的特别形象,抱持就是小孩生病了,我们是抱着他的,抱着他的时候我们会很着急会走来走去,但是这个时候,小孩发烧你能替他去发烧吗?你不能。就是这个痛苦必须他自己去承受,必须他自己挺过去。我们能做的事就是当他需要喝水的时候我们给水他喝;他觉得很热的时候我们给他降温,只能这么做。这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抱持性的环境。那在咨询过程中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着急的替来访者承受他们的痛苦,当他提出去帮助的时候我们提供帮助。当他不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在旁边稳稳地待着,给他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这一点做咨询师和做妈妈是一样的。温尼科特的书对育儿非常有用,大家都可以去看一下,非常有启发。

 

 

3)共情

 

第三个就是共情。举个例子,在生活中如果有朋友跟你讲,他很难受的一件事情,讲了很多,你的表情应该是跟随他表述的事情去动,不能他说很悲伤的事情你还在高兴。咨询师也是一样的,当来访者说一些很悲伤的事情,我想我们抱着一颗疗愈的心,很真诚的去对待他,那一刻,你一定会去感同身受,也会觉得很悲伤。曾奇峰说共情就是:痛着他的痛,爱着他的爱,悲伤着他的悲伤。如果来访者感受到他得到了理解,得到了共情,即使你没有使用什么技术对咨询关系的建议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来交大的第一年,接待了一个抑郁症的研究生,我整整陪伴了他一个学期多,直到他研究生毕业,我能做的就是共情和陪伴。

 

04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反移情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反移情,这个是在精神分析流派里面运用到的一个很基本的咨询技术。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讲了这么多,大家心里肯定再想这个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到底是怎么样去工作的呢?就是利用反移情。

 

 

1)移情

 

讲到反移情,我首先要介绍一下移情。移情是个很专业术语,可能大家理解比较难,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是移情别恋的那个移情,但是这里讲的移情不是那个意思,移情就是转移关系。小时候。妈妈对孩子很严格,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这种事情都要经过妈妈的同意,以至于他成年以后在人际交往中,都是一直保持小心翼翼的,他做一些事情总会问别人,我可以吗?他跟他小时候妈妈的关系已经转移到现在的人际交往模式中,这就是移情。

 

 

2)反移情

 

那反移情呢?反移情就是当你与这种人接触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这个人怎么这么谨慎啊,这么小心翼翼啊。我跟大家分享曾奇峰老师讲过的一个个案。一个来访者已经做了20多次咨询,那天做了一半,来访者就对曾老师说,老师,我可以喝口水吗?曾老师很震惊,他们已经做了20多次咨询了,武汉的夏天很热,他想喝水还要征求自己的同意,其它来访者来了之后都是直接去饮水机拿杯子喝水。但是他做了20多次咨询,还要去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喝点你饮水机的水,真的是渴的不行了。曾老师能感受到他那一份小心翼翼,他那份谨慎。这个就是反移情。然后你通过反移情就倒推移情,大概知道他童年是怎么样被不恰当对待的。可能童年他的抚养者尤指是他的父母,对他非常苛刻,以至于他这种行为模式带到咨询室来了。咨询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些矫正性的情感体验,就是要给他不一样的体验。精神分析里面的咨询需是要在一种退行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只有在退行的情况下咨询才能更有效的工作,当然,在咨询工作之初,我们也会注重退行不要太快,而是应该先去建立安全和稳定地关系。比如说,有些人他生气了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用语言攻击说我生气了,他会用到一些很暴力的方式,和小孩一样去解决问题,这就是退行。

 

精神分析流派是一种非常注重感受的流派。我们要利用我们对来访者的反移情在退行的情况下去进行工作。

 

我今天讲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想借用我们上个学期请了国际分析心理学家Angela的一句话:一个好的咨询师也会是一个好的妈妈。当时这句话只在我的意识层面上,到后来我学的越来越多,我发现已经深入了我的潜意识层面。你能够很好地对待来访者就能很好地对待你的孩子。营造一种抱持性的环境,以一颗疗愈的心去对待来访者,保持中立,不贴标签。对孩子也是一样,尽量少的给孩子评价,评价等于限定。我们学习心理学可以减少传递一些矛盾的信息给孩子,这样孩子被父母认同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个和谐的世界。所以说学心理学还是很有用的,助人自助。我们帮助别人,我们还能帮助自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