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心海导航 发布时间:2022-07-13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提升辅导员队伍心理育人工作技能,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近日,景德镇学院委托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为全校辅导员、心理学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技能专题培训,旨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持续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力与成效。
景德镇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昕芾出席开班典礼并做动员讲话。他强调,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希望全体老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干预技巧,提高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的实效性,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执行主任、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教授代表培训专家团队讲话,高度肯定了景德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并向参训学员介绍了本次培训方案的设计思路,分享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建议。
景德镇学院学工处处长陈后辉主持开班典礼,对全体参训人员遵守培训班纪律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辅导员余珊珊老师代表全体学员作表态发言。她表示,作为一线辅导员,参加心理育人专题工作培训可为自己提供更多专业成长指导,承诺将和全体学员一起,认真参加学习培训,提升心理育人工作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本次培训包含集中培训、定期研讨、专业督导、考核评估4个环节,舒曼、高旭、刘慧、胡燕等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分别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教练技术、青少年人格发展过程及规律、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为参训学员开展专题培训。培训总体坚持积极育人视角和问题解决导向,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内容前沿、实操性强、启发良多、获益匪浅。
景德镇学院历来重视心理育人工作,2004年成立心理教育中心,先后挂靠经法系、教育系、学工(部)处,2022年升格为副处级独立业务二级机构。中心现有专兼职心理教师20人,其中专职4人,兼职16人,且均已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或长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中心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预约接待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档案室、团体沙盘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等心理功能室,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各类设施配置齐全。每个二级学院均设立心理辅导站,并拥有独立办公场所和学院心理专干。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学校不仅大力推进体系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还坚持每年举办“心灵之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情景剧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通过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持续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景德镇学院心理教育中心主任郑勇军介绍道:“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每年邀请专家团队进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系统培训,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推动辅导员队伍心理育人工作技能的提升,确保学校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